熱點內容
- 瀏覽
2130 - 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八大派系之:讀懂上海,從海派建筑開始.
- 瀏覽
1935 - 超震撼!深圳灣超總基地,12總部(大廈)即將拔地而起.
- 瀏覽
1835 - 競賽揭榜 | 扎哈摘得深港科創合作區皇崗口岸片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桂冠.
- 瀏覽
1459 - 用傳統空間演繹深圳未來城區——深圳光明科學城競賽方案詳解.
- 瀏覽
870 - 設計競賽 | 深圳羅湖新秀片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
- 瀏覽
638 - 濱水空間 | 德國埃爾福特改造后的老城河岸被譽為城市中的綠地毯.
競賽揭榜 | 扎哈摘得深港科創合作區皇崗口岸片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桂冠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臺,也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要載體。
項目位于合作區深圳一側的皇崗口岸片區,南臨深圳河,西接皇崗口岸綜合樞紐和福田口岸,與合作區香港園區隔河相望,是未來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最緊密、最核心的片區。
8月14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皇崗口岸片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定標,世界頂尖設計機構Zaha·Hadid(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摘得桂冠,標志著歷時9個月的皇崗口岸片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工作進入新的階段。
競賽情況
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建筑工務署及福田區政府的支持下,市投控公司指導合作區統籌執行主體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開展了本次城市設計國際競賽,按照高資歷、高能力、高契合的原則,通過“定向邀請+公開征集”的方式確定了國內外15個最具創意的城市設計方案入圍競賽環節。
首先,由行業大咖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選出了包括多位普利茲克獎得主領銜事務所在內的5家頂級設計機構作為邀請單位。
另向全球公開征集設計方案,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荷蘭、新加坡等10余個國家上百家知名機構組成的參賽單位報名參賽,經專家評審再次選出10家設計機構(聯合體)。最終15家設計機構共同進入方案評審環節。
7月16日、17日,方案評審會召開。經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香港建筑大師嚴迅奇、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孫一民以及德國漢諾威大學教授米歇爾·舒馬赫等9名專家審議,評選出前3名(不排序)方案推薦給主辦方。
名單如下:Tekuma Frenchman Urban Design, LLC +深圳市局內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綜合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MVRDV B.V.+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Zaha Hadid Limited(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
8月14日,經主辦方最終評議,Zaha Hadid Limited(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摘得桂冠。
優勝方案
中標方案 科創軸線+創意廣場
設計單位:Zaha Hadid Limited(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
設計靈感來源于“計算機芯片”,通過一個“中央斜軸”加兩端的“放射形廣場”組織科學園區整體空間。
透過中央主軸與綠色通廊搭建立體慢行系統,串聯多個科創組團,將露臺、庭院以及綠色空間引入組團中,形成現代、動感、充滿活力的科學園區空間,創建功能齊全園區系統和特色鮮明的城市名片。
▲國際交流中心
二等獎方案 科創空間站
設計單位:Tekuma Frenchman Urban Design+深圳市局內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綜合交通設計院有限公司
方案以“科創空間站”為設計理念,融合科創空間的三個圈層結構:思想空間、實驗空間、轉化空間,以一個環繞著綠色中央庭院的共享科創無盡環為核心,集成科技創新的全部公共與科研服務功能,與塔樓、合院、水岸疊苑等不同形式的建筑相連接,形成一個兼顧標志性、落地性的城市設計。
▲“思想空間”
二等獎方案 “交互網絡”
設計單位:MVRDV B.V.+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通過“交互格網”,實現城市與自然相交融。以面向未來的創新科學園區為設計目標,以生態共融、以人為本、多元體驗、交互連通、靈活可變等為策略,營建一個既服務于科創智者的創新園區,又服務于普通民眾的活力城區。
▲立體交互網格
結尾
皇崗口岸片區區位、交通、配套、生態等條件優越,對深港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通過整體設計、統一開發、連片建造,將改造成為融合國際創新合作要素、具有國際城市特色的特別開放地區和科學園區標桿,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發揮引擎作用。
(文章轉自深圳商報,僅供學習交流,如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